期刊简介
《中国康复》是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论述全面康复的学术性期刊,旨在加强学术交流,提高我国康复水平,发展我国康复事业,全面介绍国内外康复医学及全面康复的现状、最新成果、新理论、新进展、新方法、新技术,促进学术探讨。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国康复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康复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主办单位: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2001
- 国内刊号:42-125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基于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的脑卒中研究现状
眭演祥;李春光;胡海燕;李娟;李伟达;郭浩;张虹淼
关键词:脑卒中,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 运动功能康复, 血氧含量变化
摘要:脑卒中是目前世界上引起严重残疾的首要原因,且在我国脑卒中已成为第一位死亡原因。据统计[1],我国每年新发的脑卒中患者大约有200万,其中70%~80%的脑卒中患者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因此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十分重要。目前对于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已有功能核磁共振技术,虽然功能核磁设备具有很强空间分辨率,但是其便捷性差,诊断费用昂贵,且重症患者由于行动不便不能经常做核磁共振。脑电成像技术(e-lectroencephalogram,EEG)在时间分辨率有很好的优势,但是 EEG 在解剖学上的分辨率低,以及其受描记时间限制和无法确定缺血、出血、梗塞等病理位置[2]。而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技术主要用来直接刺激大脑进行相应的治疗,但是无法提供大脑的信息图像[3]。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思路[4]。应用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可以测试大脑皮层的合氧血红蛋白、脱氧血红蛋白和总血红蛋白含量间接反应大脑活动[5]。相对于功能核磁共振技术,近红外技术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6];而相对于脑电技术,近红外技术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而且,近红外成像设备具有便携性,可以在自然生活环境中进行测试研究。以上优势使其备受关注,尤其在脑卒中的康复研究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与重视。因此,笔者对近红外脑成像技术在脑卒中康复诊治领域的研究做一综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