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康复》是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论述全面康复的学术性期刊,旨在加强学术交流,提高我国康复水平,发展我国康复事业,全面介绍国内外康复医学及全面康复的现状、最新成果、新理论、新进展、新方法、新技术,促进学术探讨。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康复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00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251/R
邮发代号: 38-137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康复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主办单位: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2001
- 国内刊号:42-125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国际假肢矫形学会课程认证对我国假肢矫形专业教育的启示
我国近代假肢事业始于20世纪40年代左右[1],大陆地区假肢矫形专业教育起步于1987年[2].假肢矫形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科学,目前,其行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高级专业人才缺乏的限制.据推算,2010年末我国残疾人总人数8502万人,其中肢体残疾2472万人[3].中国康复器具协会在2012年公布的全国注册假肢矫形执业制作师不足800人次[4],平均每位执业制作师需要为3万余人提供服务,其中不少人员是......
作者:周璟;陈世菊;吴强;何红晨;刘敏;何成奇 刊期: 2013- 04
-
脑卒中患者上肢康复训练系统研究进展
脑卒中是常见的致残疾病之一,其中70%~85%的患者伴有偏瘫[1].脑卒中6个月以后,因偏瘫而需住院行康复治疗的患者中,只有60%能够达到独立进行些简单日常活动的能力[2-3].约有85%伴有上肢功能障碍,其中55%~75%在发病3~6个月时仍有上肢功能障碍[4-5].研究表明,除手术和药物治疗外,科学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6].本文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康复训练系统研......
作者:易金花;张颖;官龙;顾余辉;喻洪流 刊期: 2013- 04
-
手拉锁膝关节矫形器设计机理及应用
下肢矫形器的主要作用之一是固定病变关节,代偿失去的肌肉功能,改善步态[1].手拉锁矫形器铰链应用于膝关节伸肌无力或大腿免荷患者以及T10以下的截瘫患者使用在截瘫行走器上,在开锁方式上患者只需保持站立单手提起就能实现开锁,方便了患者使用.1手拉锁矫形器铰链设计的理论基础手拉锁下肢膝关节矫形器铰链锁紧机构是利用力学中摩擦角自锁原理,为满足上述患者站立和行走之需而设计的新产品,以解决一次同时解开两边锁的......
作者:唐端阳;张晓玉 刊期: 2013- 04
-
辅助器具适配在儿童康复中的应用
辅助器具的适配与使用需要基于使用者本人的情况不断地调整,对于发育阶段的残疾患儿尤为重要[J].很多治疗师对残疾患儿从婴儿期到成人一直进行跟踪服务,这意味着治疗师不仅关注残疾患儿本身的功能障碍和生长发育的需要,也关注他的家庭和所处的社区环境.在这近15~20年的成长过程中,患儿的运动和精神功能都处于发育阶段,辅具需要不停地随着患儿的发育成长而更换.如前所述,残疾患儿的康复需要持续多年,辅具不仅能提供......
作者:师昉;王龙;李鹏征 刊期: 2013- 04
-
颈椎后前向松动产生的椎间运动和生物力学分析
目的:通过影像学研究颈椎后前向松动产生的椎间运动,分析其生物力学作用.方法:选取正常受试者12例,均采用多功能颈椎康复治疗仪给予后前向颈椎关节松动,力量为10~30N;松动前后,采用静态颈椎侧位片,比较运动节段矢状面的角度旋转及前后椎间隙变化.结果:松动后,C3~C6节段矢状面旋转角度均大于松动前(P<0.05);C3、C5节段前椎间隙均显著大于松动前(P<0.05),C5节段后椎间隙显著小于松动......
作者:陈勇;黄晓琳;郑光;张靖慧;彭轩 刊期: 2013- 04
-
康复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2009年1月~2012年6月在我科行关节镜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26例,随机分为2组各13例,①康复组,男11例,女2例;年龄(36.5±9.5)岁.②对照组,男10例,女3例;年龄(36.3±9.1)岁;2组骨折类型均为SchatzkerⅡ、Ⅲ型骨折.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给予关节镜下经皮撬拨复位后关节外内固定术.对照组术后2周进行适当膝关节伸屈活动及股四头肌肌力训练;术后第......
作者:宋江淮;杨晓琴;程丽 刊期: 2013- 04
-
辅助器具对脊髓损伤患者ADL能力及心理功能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辅助器具的使用对脊髓损伤(SCI)患者ADL能力及心理功能状况的影响.方法:SCI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出院后给予家庭康复训练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其功能状况为患者配置辅助器具并进行训练.结果:干预3个月后,2组患者Barthel指数(BI)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抑郁、焦虑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1)......
作者:张云明;冯尚武;吴奇勇;黄顺仪 刊期: 2013- 04
-
假肢矫形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我国的假肢矫形器专业教育从上世纪90年代起步,目前以高职高专和本科教育为主.我院在学习借鉴德国假肢矫形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实践,解决了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开发与课程标准、考核评价、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等关键问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专业建设荣获国家、省部级多项奖项.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1.1专业培养目标假肢矫形器专业毕业生面向患者提供......
作者:方新;龙华;徐静;周大伟 刊期: 2013- 04
-
膝踝足矫形器对痉挛型脑瘫儿童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膝踝足矫形器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治疗,观察组加用膝踝足矫形器进行治疗性步行训练.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和改良Ashworth痉挛评价量表(MAS)给予评定.结果:治疗12周后,2组GMFM-88的D、E区分值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MAS分值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
作者:梅洪;金荣疆;刘夕东 刊期: 2013- 04
-
严重功能障碍住院患者康复辅助器具应用调查
目的:探讨功能障碍者特别是严重功能障碍者对康复辅助器具的需求及使用情况.方法:预先设计调查表,通过调阅病历、查询治疗记录、查询辅助器具配备记录等方法,统计400例脑外伤、脑卒中、脊髓损伤、截肢、烧伤等病种患者辅助器具配备和应用情况.结果:严重功能障者中,146例(36.5%)在入院前配备了辅助器具,但其中102例(53.68%)不符合要求;住院后共336例(84%)配备了辅助器具,配备辅助器具数量......
作者:李奎成;曹海燕;刘晓艳;王杨;王寅;冯亚男;丘开亿;邓小倩;黎景波 刊期: 2013- 04
动态资讯
- 1 认知能力评测及训练对脑卒中早期患者疗效的影响
- 2 康宁克通硬膜外注射治疗重症坐骨神经痛
- 3 脑梗死患者血清和脑脊液S-100B蛋白含量的变化
- 4 中药熏蒸配合针刺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 5 2014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发展中国家峰会报道
- 6 不同性别对“残疾”的社会表征
- 7 激光针刀治疗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 8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发生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 9 截瘫患者简易膝固定支具的制作及应用
- 10 钬激光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围术期护理及出院指导
- 11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调查
- 12 低频电刺激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 13 自制踝足矫形带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 14 手法复位联合个性化前庭康复训练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
- 15 家庭成员辅助干预对防治老年患者便秘的效果
- 16 腰椎间盘源性下背痛的原因诊断及治疗
- 17 68例成年人肩宽测量及适宜枕头相应数据研究
- 18 外源性磷酸肌酸对力竭运动小鼠的影响
- 19 电视膝关节镜围手术期的护理
- 20 综合康复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